6月13日,濟寧泰安支部書記劉鋒在寧陽分公司講黨課,組織大家集中學習剛剛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并為每位黨員及員工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書籍。 學習會上,劉鋒書記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主要從編纂民法典的重大意義、民法典的主要內容、民法典的創新與時代特色等方面進行介紹。他說,《民法典》是保護公民權利的法律匯總,從某種意義上講,《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作為事關每個公民“從胎兒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長歲月切身利益保障,與每個人的生活工作休戚與共,大到國家所有制、土地制,小到百姓的婚姻家庭、個人信息保護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增進人民福祉、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推進我國民法立法體系化的需要,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為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加強。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矛盾變化的過程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驅動下的創新創造,在這個過程中,“法”提供了堅強的法治保障。民法典中的“民”字代表著“人民至上”。最后,劉鋒書記呼吁每位黨員及員工不僅要細細體會和思考背后的含義,更要時時刻刻去領悟和踐行其中的真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