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年少之時提到的頻率比較高的詞語,那個時候理想之于我們,是神圣美好的感覺,即使身處貧困,依然期待明天可能會燦爛多姿。隨著年齡漸長,知識與見識漸豐,理想反而漸行漸遠。等到某天身乏心累,驀然發現我們已經撇下理想走了太久。 關于理想,于丹講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兄弟兩人把房子買在了80層,有天小區提前貼出了告示說晚上幾點要停電,這就意味著電梯也運行不了了,所以提醒高層居民早點回家。但是那天兄弟兩個出門都比較匆忙,誰都沒有看到那告示。湊巧晚上他們還有聚會,回來的時候電梯已經停了。他們只好決定爬樓梯,爬到了20層,他們都累的夠嗆,兄弟倆就商量著把身上的包裹寄存起來,等明天再來取,這樣爬樓會輕快一些。沒了包裹的負重,他們確實輕松了許多。但是,他們住的畢竟是80層啊,一路上兩個人不免互相埋怨,一個說對方應該看停電通知,另外一個說對方不該聚會到這么晚,埋怨歸埋怨,樓層還得繼續爬,爬到60層的時候,他們連互相指責的力氣都快沒有了,只好相互扶持著爬樓。等他們終于爬到80層了,卻發現房間的鑰匙在包裹里面,而包裹已經寄存在了20層…… 這個小故事的寓意就是:人的一生,樓層代表人的壽命,而減緩他們爬樓的負重包裹代表人的理想。我們很多人背負理想到20歲,為了安身立命,為了適應當下的生活,為了更加現實的利益,暫時放下了自己的理想,以為過了那個關卡會重拾理想,卻沒想到卸下負重就不愿再重新背負,等到我們垂垂老矣卻發現我們已經遠離理想走了太久,即使想再次負重,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個世界,帶著未竟心愿而不甘心離開的人,有很多很多吧? 還記得這樣一幅漫畫:每個人自從出生就背負著一幅沉重的十字架,有的人虔誠地帶著十字架艱難前行,有的人感覺十字架太過沉重,嚴重影響了自己的速度,就決定把十字架削短一些,這樣十字架就輕了。這樣走了一段,他們依然感覺架子太沉重,就繼續一路行走,一路削短十字架,直到走到了一處懸崖邊,那些背負完整十字架的同伴,將十字架作為梯子跨過了懸崖,而他們的十字架,因為削短了而無法通過…… 很多時候,我也會問自己:我的包裹還在肩上嗎?我的十字架依然沉重嗎?吾生而為人,有實現自我的社會價值嗎?我可以忍受沒有理想的陪伴嗎?我懼怕背負理想的艱難波折嗎?我甘愿為了理想而經受煎熬嗎?毫無疑問,答案是:我愿意!因為我的理想從未遠離! 理想的十字架因為沉重而時刻提醒著我們:理想一直與你同在! (來自集團網站) |